旺報【記者李怡芸╱專訪】
「No.71、Andei Orlov」,這代表的是毛澤東在「俄羅斯社會和政治史國家檔案館」(RSASPH)的檔案代碼和俄文名。從1991至1993年,整個人浸淫在檔案館中,大量搜集史料而後推出的傳記《毛澤東:真實的故事》,作者亞歷山大.潘佐夫自信地認為,這是迄今最接近真實的毛澤東傳。
出生於莫斯科,如今在美國俄亥俄州哥倫布首都大學擔任歷史學教授的亞歷山大.潘佐夫,是極少數得以進入RSASPH的人,對此他笑著以中文表示,靠的是二個字「關係」!
潘佐夫的祖父喬治.厄倫堡是蘇聯的中國研究學者,亦是共產國際1920年駐華代表維廷斯基的好友,因會說英文可與當時如孫中山等華人知識分子溝通,而被派到中國1年,隨後1934年在高層授意下為毛澤東作傳。潘佐夫表示:「祖父可說是最早為毛澤東做傳的人。」比起西方熟知的《紅星照耀中國》早了3年。
積極申請進入檔案館
除家庭背景外,加上他鍥而不捨地向RSASPH申請,甚至結交檔案館內的工作人員為好友,1991年蘇聯解體後,才換得整天浸淫於檔案館的機會,除了從中發現毛澤東檔案15卷,鄧小平、蔣介石、蔣經國等人的檔案均有新的發現,這些檔案除了已完成《毛澤東》、《鄧小平》傳記,《蔣介石》則是他的寫作進行式。
潘佐夫看張戎夫婦的《毛澤東:鮮為人知的故事》著實有些不以為然。「她來找過我,我也協助且提供了一些素材,但看到成書之後我很驚訝!」認為其書應視為文學小說,大多根據訪談,且刻意取用負面角度,譬如與毛澤東第3任妻子賀子珍友人的訪談,就未免流於主觀。
儘管不認同失之公允的描述,希望客觀地呈現毛澤東其人複雜的各種面向,但潘佐夫對毛澤東仍有自己的評價:「3分好、7分壞吧!」並以「罪犯」形容毛澤東因權力鬥爭和錯誤的政策而「殺死」上百萬人。
毛策略接受史達林授意
毛澤東與蔣介石的鬥爭,最後毛能勝出,潘佐夫剖析一大原因在於「蔣介石的誤判」,一方面積極與美國結盟,而被視為美方的傀儡;又於1945年簽訂不平等的《中蘇友好同盟條約》,其後導致外蒙古獨立;所著《中國之命運》、《中國經濟學說》更凸顯其獨裁思維。「他沒有考慮到二戰後的國際氛圍是自由對抗法西斯,而中國內部正欲從半殖民狀態中爭取自由,需要的是國家主義。」
反觀毛澤東,他採取的策略既不向美國靠攏又與蘇聯保持安全距離。潘佐夫舉例:「1945年蘇聯對毛澤東的稱呼還是『先生』而非『同志』。」儘管從解密檔案看來,此策略乃至毛澤東備受好評的「新民主主義」,均出自史達林的授意,但潘佐夫分析:「毛很聰明地讓中國在美、蘇之外,成為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存在。想想,那時是尼克森去中國,而不是毛澤東去見尼克森!」273536A00DF59ABD
- Aug 01 Sat 2015 19:14
蘇聯解密檔案 還原真實毛澤東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